Ogre Battle 精彩评论 | |
卡秋娅、德尼姆、玩家、阿席达卡原作:5人タクティクスオウガ 翻译:huya | |
说爱我吧/帕威尔姐弟的故事概略 卡秋娅生还的情况下→卡秋娅即位沃里利亚岛女王、「Good Ending」。 卡秋娅死亡的情况下→德尼姆也即位沃里利亚岛国王、在加冕典礼上被暗杀。「Bad Ending」。 整理者注:此处原文内容有这篇文章的论据来源,译者略过未译。 两个人就足够了。请理解吧/爱恨交错的箭头 父亲被带走后两个孩子相依为命,「人世间的寒风如此无情、那里是那样的话这里也只要这样,我(们)能变的幸福吧」,卡秋娅虽然是这样想的,但德尼姆说出「为了大家的幸福我愿意牺牲啊」等等这样的话使她大为吃惊,被抛弃感到孤独而哭泣,不是吗?所以,对「世间或者我,二选一。最后答案?」回答世间的话就自杀,回答你的话就会成为女王。 但是这样成为女王大概也不会觉得幸福。「现在成为公主?有言在先。我或许,也只有这样才能成为被世界所爱并且爱着世界的人啊。确定对德尼姆一心一意之后,即使到来也已经迟了,我已经是一个即使被众人拥戴也不会感到高兴的女人了。啊-就做做看吧」,她不会有诸如此类的想法吗——
关于卡秋娅的杂谈:二人幸福主义与杀人狂时代[*2h] 关于德尼姆的杂谈:敌意保存原则[*d1] 忘了吗,德尼姆?不知道啊。/原住民与异乡人 遗憾的事,很多玩家都对卡秋娅随意任为这个女人很反感(例如28号工房内おひさしぶりの第4弾)为什么呢?「象你这样说的,我不就是一个只顾着自己的废物了吗?至少请稍稍表示一下谢意吧。或者「…不听姐姐的话。好吧。……随你便吧。或者那些什么----就稍等片刻。再考虑一下。 再考虑一下的话。从前,卡秋娅就没有表现过正常的反应吗?不,表现出过。被强制收容入被压迫民族的自治区,同胞中的过激派变为恐怖分子,接着直到同胞被虐杀都想着复仇的。但对她来说,再产生这种强烈的憎恨,已经感到厌烦了。抛弃这样的岛屿,与相依为命的弟弟两个人逃到海外的某处去难道不好么?德尼姆的判断很不正常啊。 不正常? 正是这样 那是因为,德尼姆是作为玩家角色(以下称PC)存在的。 德尼姆,也就是玩家,在游戏开始的时候,而且在了解所有的结局、情节之前,对沃里利亚岛的历史是一无所知的。对过去此起彼伏的民族斗争,以及被屠戮的生灵也毫不知情。没看见惨状、也听不见呼喊。不知道过去的悲剧,自然也就无法感觉到大众的愤怒以及仇恨。所以,才会提出民族融合等言论。我是这么认为的。真正的敌人其实在别处。其实并不是从先辈流传下来的瓦尔斯塔与加吉斯坦的斗争之类啊。无论在什么时代,都会有枢机卿与公爵这样为了追求权利而利用民族矛盾的人群。应该憎恨的对手不是被称为加吉斯坦的民族,而是利用其的一部分当权者。这么说的话,玩家作为德尼姆,由于对其他民族并不怀有仇恨,才会说出漂亮的愿望。德尼姆如果不是玩家,而是与其他登场人物同样,是一个拘泥于民族这个词,即使这种愤怒被当权者利用仍觉得很有颜面的人,大概不会忘记自己和同胞所受的辛苦和污辱吧。 还有,虽然在卡秋娅心中,德尼姆是一起生活了18年的血肉之亲,而在玩家心中,卡秋娅只不过是插上SFC电源后刚刚见面的女孩子,西丝汀娜与奥利维亚也是同样的人物。所以从玩家角度来看,卡秋娅提出的(卡秋娅||世间)二选一的问题的感觉是(゜Д゜),说到底就是无法理解问题。所以对德尼姆的选择「我要战斗啊」,玩家不会有什么疑问。 杂谈:关于德尼姆异乡人性的更详细的叙述 *d3 四年后的世界/没有憎恨的二民族与阿席达卡的退却 这里,要唐突地插进一些幽灵公主(物之化姬)的话题。 在森林居住的民族与在城镇居住的民族由于不能相容而导致互相对立争斗,得胜,可并没有把两者之间任何一方描绘成反派,并不只是说幽灵公主这部电影,还有以前的山犬狩猎民族传说。 下面就按照这个假设进行论述,幽灵公主的主人公阿席达卡在故事的开头被诅咒,为了拜访拥有解咒力量的麒麟神而前往大森林。在那儿出现了两个斗争着的民族,并被刻画成了各有魅力,动机也都能够被理解的民族。为此阿席达卡在为选择站在哪方而苦恼,两方的代表幻姬大人和桑都异口同声的说「你是外人。与我们之间的战斗无关,赶快离开」。要注意的是,阿席达卡的诅咒被宣布无法由麒麟神解开,即使延长了生命或者娶桑为妻,阿席达卡也是没有理由站在森之民一方进行战斗的。 完全失去了动机的阿席达卡正在苦恼的时候,出了严重的事情,森之民失败了,退却并迎来了结局。这个概括实在太简略了,所以还是把影片找来看看吧。 接着再对这个比较粗糙的概要进行概要。作为有着利害冲突的两个集团,无论哪方都有人存在,也存在着斗争的理由没错。但无论是哪方的集团或者人物,不是完全的好人,也不是完全的恶人吧。在那里,那个与利害关系毫无联系的人,对那里憎爱的历史毫无经验的人,作为异乡人来了,完全不能够说出想使他们和好或哪边错了的言论。能够说吗?在数百年前就存在,并为了各自的利害而争斗的人们,无论作为导演还是看客,都不能说出到底哪方是正确的啊。阿席达卡就是看客,你也是。到底应该成为哪方,不能够回答吗?不能够决定吗? 杂谈:不要拍那样的电影啊←整理者注:这部分内容此文中未译,请参阅末尾给出的原文。 异乡人性到来/强大的主人公、无力的主人公 这样就可以理解,TO和幽灵公主,也可以说是游戏和电影,主人公处理方式的差异了。无论是德尼姆还是阿席达卡,作为玩家或者是观众,尽管都是异乡人,可是德尼姆因为异乡人的理想主义而提出了民族融合,而阿席达卡由于自身的异乡人性而不能作出选择,哪怕仅仅是竭尽全力减轻争斗带来的损害。 主人公不会输,主人公不会烦恼/根据成长与时间认识而来的强度 至此都能认同这些议论为前提下(感谢!不胜感谢!那么-咳咳),为什么会有游戏力推的大团圆这个可能,这样问的话要大概要如此回答。游戏,正确的说是RPG游戏,由于形式的原因,的确应该有这个可能,这在以前是必然的。RPG游戏的主要形式是操作对象的成长,这在以前已被多次指出,以前游戏中成长要素的历史里也曾涉及到。因为在玩家操作期间,操作对象是不允许失败的。并且在玩家操作过程中,操作对象不会迷失方向而在原地踏步。尽管电影里苦恼的主人公放映了30分钟,对于游戏中的玩家来说,玩家不苦恼而PC苦恼的时候由于连按决定键而认识不足,PC不苦恼而玩家苦恼的时候因为游戏中计时停止,变成了「不存在的事情」而认识不足。按这样的安排,操作对象的故事不能不是胜利的故事,也就是说为了不断解决玩家操作期间的问题,RPG游戏的操作对象必定是极其强大有力的主人公。 啊,什么都不想再说了,按下核按钮吗?/总结 也就是整理一下 A:在TO中有卡秋娅-德尼姆-世间的三角关系,结局的处理具有讽刺意味。 a1:卡秋娅和德尼姆处事不一样,因为德尼姆具有异乡人性。 a2:德尼姆想把三民族统一是由于他的异乡人性。 a3:因为是异乡人才会想要统一,可异乡人不能够进行统治。为了解决这个矛盾,结局被塑造成了讽刺性的。 B:举了幽灵公主的阿席达卡作为异乡人性的例子 C:电影与游戏在时间与操作上有区别。因此胜利、失败、烦恼的处理都不一样。因此主人公的力量不一样。 D:作为RPG游戏的欣赏者,完全不了解缘由,是一个充满了善意的把自己摆在乐天派行动者的位置上的媒介。 判明了没有总结的事情。 脚注和杂谈/这里也很有意思哦 整理者注:此处有一段相关站点的链接略过未译,大家可通过文尾给出的原地址链接查看。 Part1:敌意保存原则[d1] 关于德尼姆被憎恨的情况。嗯,即使不再举例子,德尼姆在战斗途中也招致了很多人的仇恨,比如: 第2章C路线ダムサ砦 嘆きのヴェルドレ「为了报我丈夫的仇!」 这一点在统帅崩溃后的加吉斯坦军的骑士泽波斯身上更加能够体现出来。第3章C路线克里塔尼城城内 骑士泽波斯「你说是在为他人作战?难道你不是为了私利私欲而在杀人吗。不要虚伪了!」 泽波斯正确的预言了关于在Bad Ending中德尼姆被暗杀的理由。同样是在第3章C路线布里甘泰城城内 骑士泽波斯
因为玩家是非常乐意战斗*d2的,所以往往对怀有敌意的对手都抱有「战胜他、打倒他就行了」这样的想法。但是,这样就陷入了认为胜利就能消除敌意的陷阱。战死者必然会有遗族,杀掉遗族的话则又会累加…… 如此反复,没有尽头。 尽管德尼姆的目标是远大的,但是也存在结仇且憎恨他的人。他或许明白「战无益、要和平」的道理,但是侵犯或杀害家族的仇恨是无法被舍弃的。所以才会造成对巴勒斯坦的进攻(以及相反)。指责那些异常的是泽波斯,是Bad Ending的下场。那么姐姐作为傀儡就可以了吗?还有这种疑问……难道说姐姐就是天皇? Part2:救世、死亡、玩家 [d2] 玩家在开始玩SLG的时候,是满怀希望能够通过战争拯救世界的。不论怎样,这样做也是理所当然的吧。当然要拯救,一定要救,拼命去救。因此不能够理解卡秋娅所谓「非正义的和平吧,离正义的战争还差的远呢(你虽然会冷静下来过,可还是会说要去进行战争吧)」这样的指责。或者是把「去参加战争什么的难道不是有可能会死吗?死的话难道生命不就会消失了吗?不要去了啊(这个世界上与我有血脉关系难道不是只有你了吗?只有我们姐弟二人了啊。我不想让你去死啊)」这样的话当作耳边风。没关系的,姐姐。我不会死,无论如何,我都不会死的。 尽管卡秋娅所言之事态度认真,可是玩家并不能领会。只会留下「怎么不能理解我,尽说些讨厌的事情呢」这样的印象。 我将德尼姆看作插话(注:这是日本相声中一种表演手段)对象。「因为是玩家角色、肯定是有些奇怪了」这样,简单分析了一下。否定的思维方式。先入为主的观念啊。 奇怪的家伙,德尼姆。 Part3:再详细说明一下德尼姆异邦人性[d3] 德尼姆作为瓦尔斯塔人一定被虐待过,父亲也被掳走。那么能说出「并不是从先祖们继承下的对立之类。可恶的是布兰塔那一些人」这样的话才是奇怪呀。只憎恨当权者,就好象只憎恨希特勒,而不憎恨纳粹、轴心国军人、轴心国民众的犹太人一样,这样的观点很不自然啊。从家中被驱逐而被迫进入收容所的人们,会说出那样的话吗?他,真的是原住民吗? 可是,玩家并没有从家中被驱逐而进入收容所的经验,因此对这样的发言丝毫不觉奇怪。以前德尼姆一说出「我们巴古拉姆」什么的,大概会觉得不自然吧。换句话说,玩家根本没有把德尼姆当作在沃里利亚至今的历史积淀上成长起来的人物。他能够了解以前瓦尔斯塔人所受到屈辱的历史吗?大概不会吧(尽管设定中是应该知道的)。这就是德尼姆的、玩家角色的异乡人性。 用其他方式说说异乡人性……无论是玩家或者电影观众,最初的感情是「你呀!一定要拯救所有的人!请与他们成为好朋友吧。」。糟糕的就是这个!象这样,如果不能判明坏人的话,就不会参加某方的集团,成为了对事情都还不了解就对他人争斗进行仲裁的旁人(然而在游戏中,具有改变世界命运的惊人力量)。 但是,沃伊斯、莱昂纳尔、Bad Ending的暗杀者、桑、莫罗、幻姬大人作为原住民,相互间有着仇恨或是利害冲突。因为他们要么是丈夫或恋人被杀,要么是被夺走生存场所。最初发动战争的布兰塔是邪恶的,或者战争就是这样民族或个人相互憎恨也没有办法,这样的话并不能说。战争产生了不能这么说的人(即一场场胜利却不能到达幸福的结局),这也是TO中惊人的一点。 Part4:那么西斯汀娜呢? 超越民族单位的利害……一开始这么说的是西斯汀娜(第1章美しきゲリラ戦士。这也是沃伊斯和莱昂纳尔明确表明个人立场的有趣场面)。这么说,西斯汀娜也应该加入到「奇怪的家伙」名单中(在心中)。或者,可算是是资本家中年轻的理想主义者吧。 Part5:反德尼姆政权势力 在Bad Ending登场,瓦尔斯塔国民战线,巴纳姆之虎,还有那个暗杀者。来分析一下他们的情况。 国民战线。也就是为体现国民意识,想在沃里利亚南部成立独立国家的是瓦尔斯塔解放军吗?是主要以瓦尔斯塔住民为成分的组织吧。一定是试图篡取德尼姆政权的势力。 在险峻的巴纳姆山脉的跋扈之虎……山地具有从生的密林,是游击战略的故乡。阿富汗就是这样。那么,罗迪斯或许就是毒刺对空导弹的供给者。啊!这么说的话,袭击德尼姆的那杆火枪也是他们供给的吗?……这样考虑的话,根据伦德尔登场时的对话以及沃林报告「其他」第4章里「沉没船拉姆赞号打捞上岸」简单预测一下(即使对罗迪斯来说火枪也是未知的强力技术),来源的确很神秘。是在南方巴尔巴乌塔大陆已经存在的技术了吗,还是珍品呢? 由于与国民战线进行和解协商是在加冕仪式不久之前,所以不能认为被招待的国民战线中的一员就是恐怖分子。是悄悄潜入的,或者是相类似的,是这样的吧。与其对塞莉艾和西斯汀娜的警备体制不满,还不如说没有想到用火枪作为暗杀武器。这是新型兵器。 德尼姆军的核心是瓦尔斯塔兵,可是他实际上是巴古拉姆人。瓦尔斯塔解放军的老兵之类,或许会有「我们为了向加吉斯坦和巴古拉姆讨还血债而一路战斗过来(战友们也付出了牺牲),终于胜利了,却说什么让三民族共和之类的话,分明是玷污胜利与牺牲,出卖胜利果实的行为。那个瓦尔斯塔人德尼姆已经不在了」这样的想法……那个恐怖分子大概是因为那样的感受而射击德尼姆的吧。 Part6:Good Ending中德尼姆的渡海 想想看的话,德尼姆也有可能是去赞诺比亚为卡秋娅政权邀请支援…… Part7:二人幸福主义与杀人狂时代 [2h] 卡秋娅所为,是源自二人就能够幸福这种想法的种种大胆无理的冲动行为。一方面,公爵或莱昂纳尔或布兰塔或巴鲁巴拓斯枢机卿所为,是源自要使自己民族获得幸福的想法的种种大胆无理的冲动行为。而德尼姆所为是源自让全民族获得幸福的想法的种种大胆无理的冲动行为。 卡秋娅刺杀莱昂纳尔的情况,GPMの原さん(整理者注:???不知道什么意思。)感到惊慌,不过那个莱昂纳尔和德尼姆(未遂)说起来也刺杀过公爵。那件事中的男人们都具备那种程度的不人道的行动力和神经。于是,相应地也就可以理解他们的行动。如此不人道却没有取得相应的成效,甚至可以说是起到相反的效果(L路线的巴拉姆斯大屠杀効果等),这种愚蠢行为他们并非不知道。卡秋娅和那些男人们虽然程度不同,不过就大胆乱来的程度来看,可以说没有很大的差别吧。 由于卡秋娅过去并没有滥杀,所以按人数来说并不算不人道。但比杀了千百人的公爵和莱昂纳尔还更令人讨厌,这是有趣的逆反现象。是不是如卓别林所言「杀一人就是犯罪、杀一万人就是英雄」呢?不是的,与人数无关。暗杀者和革命家如塞莉艾(参照:日文会话集内、公爵暗杀计划西斯蒂娜版/卡秋娅版)也并非不会被讨厌。这是一个志向的问题。为了天下国家而杀人则OK,为了个人级别的幸福而杀人则NG,就是这样的吧。 关于卡秋娅的不人道程度的参考页面→整理者注:可惜这个页面里的图片已经看不到了,只剩下文字。 德尼姆,是决意要被世间憎恨而又要拯救世间的人。或于他会失败,但是,我们认为他是一个敢于去尝试的人。 卡秋娅,则会说「那样做的话,结局还是杀人,会被那人的遗族所憎恨的吧?能够确定的说自己所杀的人的数量,比放任局势发展而死的人数要少之类的话吗?两人逃走的话,难道不是至少我们两人能够获得幸福吗(幸福指数+2。增加的确比零要多)」 Part8:关于这篇文章的产生 卡秋娅的产生大概是「讨厌女性的产生」中的一种吧(→少女革命的安希)。以愤世激俗的观点看待他人的行动,象外人一样进行评论(她有直接评论的场合,也有将一个角色的存在和行动与其他角色的性质相对照的场合)的解说性角色。在第一部高达中的凯·西丁是女孩子的话,就是这种感觉。 说说其他的……卡秋娅与其他登场人物显得很不一样。西斯汀娜的理想主义或是职业革命家塞莉艾、威武的骑士兰斯洛特·汉密尔顿、莱昂纳尔的民族主义以及其他等等,尽管TO中出现了多种角色,他们的性质都只是作为2轴3轴4轴与参数在n次元空间并列存在着,而只有卡秋娅的点被置于偏远的位置。那些点构成了一个立体空间,并且由于卡秋娅而增加体积…… 整理者注:后面还有的部分由于和文章主题关系不大因而未翻译,欲祥察的朋友还是可以到文尾给出的原出处查阅,不过可别问我后面的意思是什么,因为千里的日语水平也不过比毛里塔尼亚语好那么一点罢了…… 点此访问文章原出处位址 整理者:千里孤坟 于因非典只能休假的那唯一一天2003-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