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恶之一线——悲剧皇子利昂


  作者: 菲利亚


 善恶之一线-----悲剧皇子利昂
《圣魔》的剧情难免有太短之嫌,论故事主线,这次的双主角路线甚至不如烈火。因为一开始剧情交待的人物(帝国将军们)的后续剧情,甚至包括关于皇帝的情节,都不是被公平的放在共通路线里面的,而是作为分支剧情被强行割给了两位主角,但是,同时剧本却又不能很好的让没看到那部分剧情的玩者对之有个了解(也就是后续剧情补充不足)。这样的行为说是2周目动力,不如说是偷工。
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圣魔的主线人物的塑造还是获得了一定的成功,使得她多少避免了以前玩家对封印的抱怨“主角没性格”。多少另笔者感到意外,这次的帝国皇子利昂的形象虽然没有被花了大笔墨去塑造,但却很带给玩者一些震撼。

利昂和男主角艾夫雷姆的友情可以说是剧情的感情主线,虽然利昂在游戏中正式出场已经是接近最后了,但是通过两位主要角色对他的回忆,却使得这样一个角色的性格活脱脱的展现在我们面前。柔弱,温和,但是却没有自信。或者说,其人是一个避世主义者。然而作为统治者正当后继人(并且也是唯一后继人)的身份使得他并没有太多选择。按照一般民众的观点,一般说为王者应该是个战士(这个观点LODOSS中就有说到),实际上利昂的忧虑也就来源于此。和其好友艾夫雷姆那标准的王者相相比,自己的软弱无力难免不显得突出。于是出于想要至少再强一点的他想到了借助圣石的力量来增幅自己的魔力。实际上他也成功了,借助圣石,他有了预见未来的能力。然而他看到的却是最不吉的场面:帝国将被无法阻止的灾难袭击,那时国家将沦落在崩溃的边缘,人民因为食物短缺等的问题也会陷入绝望的深渊。这种时候无疑正是为王者的难关,当然,对于软弱的利昂来说遇见这样的考验是他无论如何都不想的。不过很不幸,在灾难发生前,为民众爱戴的英雄王,他的父亲就因病去世了。并且,死前,他父亲郑重的叮嘱他,一定不要放弃帝国的臣民。这里有个值得注意的对话---利昂:“那么,艾夫雷姆,我求助艾夫雷姆怎么样?”然而回答只是,也只可能是:“不行,再怎么亲近,你们也还是站在代表不同国家的立场上。”这样一个理所当然的答案。身为一国统治者当然是没有理由轻易就屈求于别国的。---可是,这件事情,成为了利昂人生的转折点,同时也将其好友艾夫雷姆,甚至整个游戏所发生的大陆给扯了进去。那么,现在就让笔者带诸位,从利昂的角度,来看一看这场动摇大陆的战争吧。

首先是他的性格。由于软弱的体格,利昂一直没有自信,和几乎是完美偶像般的朋友比较起来,自身的弱点仿佛是扎眼的存在。这也让他有了这样的错觉,那就是“人们尊敬的是他的身份而非本人”。比如见叛变的爱妻骑士欧鲁森时,门卫为不知到他身份而道歉时,他的反映只是淡淡的一句“不要紧,反正从来没有人看得起过我”。这种自卑性的心态,即使是和开朗的艾夫雷姆兄妹结交了那么久也还是没有改变。甚至可以说,由于看到了太优越的朋友,他越发开始在意自己的短处,同时对这对关照他的兄妹产生了越来越深的依赖之情。由于这样的依赖,使得他在接受了父亲的最后委托后,想到的第一个办法就是“找艾夫雷姆”。可是他身为男性,这样当然怎么都不合适。(如果女性,还可以通过婚姻达到目的,迎来一位有能的丈夫。。。)他想到的只有先想办法找到支持他的人。可是这个人实在是不怎么长进,他没有想到依靠活着的臣子,而是选择了尝试借助圣石(或者说,那时侯已经萃取成魔石了)来复活自己的父亲。如果人人信赖的父亲复活了,那么肩上担子为之一轻的自己应该可以有更多的回旋余地去找解决将要到来的问题的办法。可是死者毕竟无法复生,他唤回的只是其父亲的一个空壳子而已,没有灵魂。在断绝了最后的后路时,深知没有退路的利昂表现出了难以想象的决断能力---封锁消息,不让外界知道父亲死亡以及复生的过程(其间他囚禁了一直跟随他的宫廷魔术师诺尔,也就是后来向艾夫雷姆讲述事件背后真相的关键角色)。同时,他意识到由于身体被魔王侵蚀,自己主动的时间可能不多。然而这也是他所望,因为对于这样的一个一心思考着如何解决肩上重担的人而言,只要不妨碍自己向那个目标前进,他并不介意自己的结局会是怎样的。然而和自己的现状相比,他认为更加重要的是能够保住其唯一信任的东西----就是艾夫雷姆对他的友情与信赖。可以说原本就情感细腻的他唯一所求的不过是朋友的情感上的支持而已,但是这样的感情的另一面,他也无可回避的看见了自己一直想回避的情感,“对比自己优秀的艾夫雷姆难以掩盖的嫉妒”。这种情感大约就是帝国军队首先向露内斯王国下手的原因。可是同时,念着夕日感情的他又无法痛下杀手,于是我们在爱利珂和艾夫雷姆的分支结束前一章剧情中看到了利昂截然不同的两幅嘴脸。对爱利珂时,他略带忧郁的留下了这样一句话“至少现在,我还能站在你们这边”,而面对艾夫雷姆时,被魔王精神占上风的他却毫不犹豫地将以前的种种妒忌与压抑一股脑发泄在不知情的朋友身上,然后抽身离去。难以置信中,两位主角合流了。于是,在双方情报交换后,顺水推舟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利昂被人控制了,他身后的人是这场事件的元凶。因此而打消了疑虑的艾夫雷姆得以继续坚持着自己对友情的信赖,继续为了拯救朋友,保护大陆而挑战魔族。

而这时,利昂高超的布局手腕就显现出来了。魔族势力迅速蔓延,象征希望的圣石被破坏了三颗的情况下,“为了对抗黑暗,光开始聚集”。于是,在借退魔为名(实际上似乎是旅游?)而联系勇者的光之圣王女拉切尔,以及智将王子西尼亚斯等人的共同支持下,艾夫雷姆成功的联合了各国的勇者,共同讨伐魔王。同时两兄妹也通过腕轮获得了新的力量,并取出了被认为是“希望”的露内斯圣石。这时是利昂第一次直接出现在艾夫雷姆军面前,虽然是以被魔王支配的形态。魔王小试了勇者们的实力后,将他们引到了烽火山-----《魔之双面》,故事的又一个重要环节。急着追赶魔王,为好友讨回公道的艾夫雷姆中了魔王圈套,在被魔法束缚的情况下眼睁睁看着圣石被毁坏。愤怒和失望笼罩下的艾夫雷姆的台词让人印象深刻:“过来啊!给我最后一击啊,魔王!那时我的枪也将贯穿你的身体!你这夺走我朋友的畜生,一起掉下这熔岩如何?!”(大约如此,凭记忆力,难免有出入)。于是,一直被魔王支配的利昂仿佛吃了定心丸般安然的出现了。这次他没有隐瞒,坦白的告诉了艾夫雷姆,其实以前在帝国王城出现,说出种种恶言的也是他,那是他嫉妒的心被魔石映出的真实。利昂说出这些话的时候,几乎是已经十拿九稳了的---因为他所下注的人为了他可以如此愤怒,可以拼搏到如此,并且,即使如此情况下重逢艾夫雷姆也还是能够在排除种种遗憾和伤感,说出“恩,我也还是一直当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于是仿佛事不关己般陈述完实情后,留下震惊的朋友,利昂再次离去。艾夫雷姆的坚强他早就了解,而确认了朋友对自己的信任又或者说眷念依然强烈后,利昂已经没有什么可以顾虑的了,为了完成计划,他毫不犹豫的杀死了阻挡自己的龙族之长。与此同时,艾夫雷姆一行在激烈的圣王宫保护战中守住了最后的希望---唯一剩下的圣石。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利昂(魔王)没有再亲自出现设下圈套,只是派了那个异端司祭来了场不成功的捣乱而已。。。我们或许可以理解为他原本就不想夺走所有的希望。艾夫雷姆在同伴,恋人的支持下,很快振作了起来,决定用自己的双手结束这一切。于是,故事导向了终末---《圣魔的光石》。昔日的朋友终于还是无法逃避兵戎相向的命运,或者说,一切如注定般开始了。。。

利昂以自己的意识挡在了艾夫雷姆面前,激战后,确认了朋友的强大,并且在其不折不悔的对自己的友情与信赖下终于解开了自己自卑的心结后,带着悲剧性人生色彩的利昂在友人的怀抱中安然离去。而他的灵魂则被乘机而出的魔王当作祭品吞吃干净。---------笔者不得不佩服利昂手段的干脆,巧妙。自己的死亡将所有的悲伤与责任全部推到了妄图复活的魔王身上。---说到这里不得不说,很多朋友说这魔王弱不是没有道理啊----它的野心何尝不是被巧妙的利用了。最终连灵魂都被早早收拾在圣石里的魔王当然不是众多勇者的对手,故事在艾夫雷姆一行的凯旋中拉下了帷幕。

结局的交待很不错。近乎叙事性的口吻交待了故事在之后的走向,如同利昂最后告诉艾夫雷姆一般,那场“无法阻止的灾难”降临了。一场大地震袭击了古拉德帝国,国家,人民都跌进了痛苦的深渊。然而,和预言不再一样,因为通过这场战争,或是为了对亡友负责的艾夫雷姆,或是忧国忧民的帝国黑耀石丢塞尔,龙骑士库加,或是感念当日利昂慈悲之心的宫廷魔法师诺尔,修女娜塔夏,所有人集合起来,为了复兴帝国而倾尽全力,最后终于使人民取回了笑容。。。其中特别是艾夫雷姆,他甚至暂时放弃了自己身为“露内斯之王”的立场,将统治权委托给妹妹爱利坷后就匆匆投入到了拯救帝国民众中去。。。因此,他被称为“碧空的勇王”,在祝福中登基,成了万人景仰的“王”。然而,本应该担起这个职责的利昂,却早已只成了人们的思念。
最后的一幅图让笔者唏嘘了一番。那是当年他们刚见面时的场景。在利昂略微羞涩的自我介绍后,3位少年男女无拘无束地笑着。。。

利昂本来就没有求过什么,可以说这个人根本不适合当国王。可是无法改变的身份将他推到了台前,令他不得不努力的出演。可是他却用自己的算计,仿佛牵着挚友的手一般,将所有的责任,荣耀,全部委托给了他。
我无法说这是一种极度的无私还是一种极度的自私。我所看见的只是,他将自己的一切,帝国之民的一切,全部作为筹码,压在了自己的朋友对自己的友情,自己的臣子对自己的信任,以及所有人对和平的渴望上,用“魔王复活”这样一出戏,成功的完成了父亲死前对自己的托付:“无论何时,不要放弃帝国之民。。。”

利昂做到了,非常漂亮的做到了,并且没有吝惜的把所有荣耀给了最信赖自己的朋友。你可以说他本来就一无所求,确实,他没有要求什么,只是一份友情。他得到了,并且心安理得的抽身离去,在舞台走向最华丽的谢幕时。。。
所以,因为无法下一个明确的定论,笔者思考再三,决定还是用了游戏中给他配的曲名做标题---“悲剧皇子”。无论对错在谁,这场悲剧始终是出现了,并且没有被挽回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