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的命名多数引用了旧约圣经的内容,
也引用了中南半島一带的人名,
还受到了一些儿童文学、推理小说、动画作品的影响。
嘛,一直都是如此啦,我在命名这方面真是很随意。
偶尔会有人在fan site考据人名地名的由来,
我读着都会觉得汗颜(笑)。
BS在系统构筑上花费了很多时间,
主线之外的故事(剧情)我是请了很多人帮忙完成的。
因此可能成为了我作品中(命名方面)最没有统一感的一作。
>>
虽然是娱乐性作品,但主题毕竟是战争,
我不想将内容定得很单纯。
战争的最大受害人从来都是妇女儿童。
所以我有时会过于忠实于史实,
在作品中加入一些超出必要的过激场景,
当然发售后也会感到后悔。
但是我想正是包含了这些部分,才有了这部作品的个性。
>>
关于沃德这样「从一开始就已经完成的角色」。
我做出这样<救助角色>的目的不光是为了使之成为序盘的救命稻草。
事实上,他们是起到了「标识」的作用。
SRPG不像RPG那样能够自由移动,
故事推进敌人也会变强,
让人很难有角色变强的实感。
采取的对策就是[初期很强+很难成长]
这样的<救助角色>。
玩家看到一开始很贫弱的角色,最终成长为凌驾过<救助角色>的强手,
将会切实感受到角色的成长,沉浸在爱与充实感中吧。
另外,将成长率和强度设定得各有不同,这是在考虑到整体平衡性之上的
考验设计者手腕的地方。
正因为有A这样平凡的角色,才能凸显B的魅力,
也就是所谓「树立角色」这样的细致活儿也就应运而生了。
当然这些都是不能跟玩家明说的,
所以才会有成长率差别巨大的角色,才会有「这是制作人偏向,是歧视」这样的情况,
这些其实都是游戏设计的手法,还望予以理解。
我想若是有所有角色都是同样成长率的SRPG游戏,那制作者不是门外汉,
就是工期紧只能这么做了吧。
>>
这也是对谈用的笔记的一部分。还好凭我的良知将之废弃了(笑)。
原出处:h ttp://zeeksweb.blog120.fc2.com/blog-category-2.html |